【传统技艺】外砂织席技艺(汕头市)
2018-03-23 15:07
外砂织席技艺始于清康熙43年(170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外砂人在传承保护该技艺基础上,发明了色席和印花席的织造印染技艺,使整个织席业进入规模化生产,并出口远销东南亚和美国旧金山的潮人生活区域。至20世纪80年代初达到全盛时期,成为当地一大经济支柱。其生产工序主要是:破草——晒草——压直——择草——布绠——规席——印花——蒸汽——推实——修剪。十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考究。外砂织席技艺是一项纯手工的民间传统技艺,工艺流程十分完整,具有浓郁的潮汕民间传统特色,充分体现了潮汕人的勤劳智慧和心灵手巧。该技艺是纯手工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继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