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传统医药】禹州药会(国家级)
2017-03-23 09:54
禹州药会是禹州市的传统民俗文化。当地中药材的发展,一是以药成会。春会是每年2月起到麦收,秋会是八月下旬;冬会是十一月下旬。二是以药成市。形成山货、中药、切药、丸散。
通常以行省驻某地购置房地产所建,以利本地人员联系、集会、互通信息,或生活互助。禹境会馆不仅有行省会馆,(因药交会)也有低于省的商埠会馆。以助本地药商内部或市场上贸易活动的经济往来。在古代等级林严的封建制度下,药商利用各王朝对关羽的封号,兴建庙宇,以求会馆的建筑品位与规模,次建药王等神殿宇以广其场地,再建经济、生产、生活区而附之。进而彰耀经济势力,并利用神权约束经济行为,提高本商帮诚实守信的知名度。
1、山西会馆,占地38亩,嘉庆六年(1801年)始建。乾隆年间,晋籍药商联袂来此而建,因太谷人居多又称太谷帮。庙宇二进院落,多系悬山大式。中心建筑关帝殿居中,山墙外隔甬道配药王、火神殿,形成横十一间,纵十三间廊房,再为戏楼。仅中院即容千人活动。殿后至北城墙为义葬地,名泽及园。供晋、陕籍人病灾死亡,暂厝。故亦称山陕会馆。当时,城内晋字、太字商号随处可见。
2、怀帮会馆。古怀庆府,即今河南武陟焦作以西地域。因盛产熟地、山药、牛夕、菊花(亦称四大怀药)闻名全国。不仅药质优良,又为大量常用药。加之怀商经营有方,集巨资兴建会馆,原名覃怀会馆,因建筑用砖模印阳文"怀帮",故又称怀帮会馆。现庙宇占地8亩。大殿面阔五间,配五间左右偏殿,戏楼三间左右前三面包厦,全系歇山、悬山建筑。营造工艺精细,同治十一年落成,高大巍峨,有"十三帮一大片,不抵怀帮一个殿"之称,仅中院就能容500人活动。
3、十三帮会馆,占地50亩,由庙宇为主,按花园格局营建。前为池塘、九龙壁,大门两旁竖一对三斗铁旗杆,门内为花园、戏楼、鼓楼、东西厢房,最上为关帝、药王、火神三殿,地域开阔,竣工于同治十年。向东临街跨间面阔五间,有自己的集会场所,古建筑众多而鳞次栉比,戏楼场地容800名观众,附属院落容各路药商会聚。
4、江西会馆。由江西籍药商筹资于1920年邀请能工巧匠始建,1922年被军阀据为营房而中断,戏楼砖楼半途而废,格局未形成,1934年被改为剧院,1961年由水利部占用,原主要建筑因改、扩建而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