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城西蟠龙山麓大佛寺,原名回銮寺,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修建,坐南朝北。明末寺宇湮废,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重修。现有“山不高而秀雅,地不广而乎坦”之美誉。寺内有古建筑大佛殿,逐年兴建有观音殿、地藏殿、五佛殿、药师楼、圣殿、客堂、海灯纪念堂、居士念佛堂等。共有建筑面积2860平方米,占地面积36亩。 

1995年,于林久峰顶上,建造大雄宝殿280平方米:共5间。寺内有坐势石佛一尊,高8.3米;头盘螺髫,佛身着鎏金袈娑,胸口袒露,衣褶流畅逼真;赤脚长1.8米,踏于莲花之上;善跏趺坐,结“说法像”。左手复膝,右手前曲伸,中指与姆指微恰;眼帘低垂,高鼻、大耳、嘴唇微合,表现庄严、神态慈祥。殿两侧新建有十八罗汉像。石佛为元朝大德年间之艺术杰作,整个造俾,壮美、雄浑,有宗教传统石刻艺术之魅力,使人顿觉肃穆。 

关于这个大佛为什么会落脚在三台县城南的蟠龙山,有一个传说。据说老子、文昌帝君和弥勒三佛同时都看中了三台云台观,因为那里是九龙捧圣的宝地,所以就约定谁在鸡叫之前赶到了云台观,那里就是谁的道场。老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使了一诈,半夜就学鸡叫。大佛听到鸡叫的时候刚好赶到蟠龙山,文昌道行最浅,只走到梓潼大庙山,而老子就占据了云台观。 

大佛寺修葺如新,门前对联“禅心朗照千秋月,真性涵清万里山。”笔力犹劲,耀人眼目。殿内香烛灯火,昼夜不灭,僧众晨钟暮鼓,木鱼声声,念经诵佛,虔诚膜拜。一遇会期,居士前往,游人如织。全国政协委员、海灯法师于1987年9月来该寺讲经说法,并书写“大佛寺”匾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先后为大佛寺赠书送联。


上一篇:【传统技艺】潮菜(潮州菜)烹饪技艺(汕头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南昌萧峰萧史吹箫引凤故事(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