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戏剧】泰宁梅林戏(国家级)传承人:黎秀珍
2017-03-23 08:23
黎秀珍,汉族,三明市泰宁县人,1946年10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宁梅林戏第二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梅林戏俗称土戏,流行于泰宁、将乐、三明等地,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是徽调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民歌、小调和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的剧种。其唱腔优美,表演粗犷。
黎秀珍14岁进入泰宁县梅林戏剧团学艺,先后师从徐步高学小生,向陈树荣学猴戏,后作为培养骨干到南平京剧团拜王桂卿为师攻长靠武生和猴戏,回团后又师从葛宝保学小生。丁石苟学音乐曲牌。他多方拜师,主工武生、猴戏、老生、小生等行当,表演具有梅林戏“内动于情,外溢于言表”及古朴粗犷的风格,唱腔吸收梅林传统唱法,土官话演唱、道白,尾声常带有喷音,有言尽韵永之美。他先后扮演了郑则清、江日彩、马超、周瑜、孙悟空、关羽、宋江等100余个古代及现代人物,其中猴戏表演尤为精彩。
1973年,黎秀珍在团里从事导演工作,兼编剧、作曲等职,广获赞誉。导演的《冤家》获国际小戏艺术节银奖,尤值得指出的是其与人合编并自导自演的新编古装戏《贬官记》多方获奖,如华东六省一市“田汉戏剧”创作二等奖、省政府首届百花文艺奖等,并在文化部“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夺得优秀剧目奖,其本人亦获编剧奖和优秀表演奖。
1983年,黎秀珍担任泰宁县梅林戏剧团团长,在注重剧目建设同时,也注重年轻演员的培养。他有计划地送演员去上海京剧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剧团培训,聘请省京剧团的名家来团教授基本功,在团内实行传帮带,对潜质好的演员口传身教。他的弟子钱学莲、冯友才、肖文龙、魏绪兰等人,现在都是剧团的顶梁柱。由于对梅林戏的出色贡献,黎秀珍被授予“省双文明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团长”等诸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