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福州评话(福州市)传承人:方民忠
2018-03-21 10:25
汉族,福州市鼓楼区人,1948年8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州评话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州评话是一种以福州方言讲述故事并有徒歌体唱调的说唱艺术,流行于福州方言区,其源可追溯至唐宋俗讲、唱经,以韵散结合、说表与吟诵相间的风格著称,道具以独有的击节间奏乐器单片铙钹为特色,行艺方式保留俗讲、唱经的仪式特征,表演内容除了历史演义、武侠公案等大书题材外,还包括烟粉、灵怪、传奇以及士马金革、发迹变泰等小书题材。
方民忠自幼师从金小玉学习科题流派评话艺术,1961年进入福州市曲艺团,从艺40余年来,曾自编自演20多本曲艺节目,深受城乡听众好评。其代表书目有《咬脐郎》《马驿拜相》《龙凤奇缘》《龙凤金耳扒》《五代史》《武则天》《斩刘瑾》《三英劫法场》《乾隆下江南》等。方民忠继承了福州评话科题流派的艺术特色,善于用唱腔、语言、表情刻画人物,道白清晰,唱腔流畅委婉动听,诉牌技巧有特色,让人百听不厌。2002年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曲艺节比赛,讲演《杨乃武与小白菜》获银奖。
方民忠自1980年起就开始带徒传艺,第一代弟子有陈新生等。2003年方民忠任教福州市艺术学校曲艺班,培养了王丽、程美娟、王奕等青年曲艺演员,传承评话科题流派讲演艺术,并于2007年获福建省第三届文艺推新人大赛中获“园丁奖”。方民忠的代表作品《咬脐郎》《马驿拜相》《龙凤奇缘》《龙凤金耳扒》《嘉峪关》《龙凤配》《死尸挟灯笼》《林则徐》《郑成功》《三英劫法场》《灶君报》等均已录制成盒带、光碟,广泛流传,为福州评话的传播与传承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