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市)传承人:蔡柏惠
2018-03-21 10:23
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1948年8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该项目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漳州布袋木偶戏是中国古老傀儡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其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行当规制,以北调唱腔为主,注重程式化表演做派的艺术特色,至清代时发展成为 “福春”、“福兴”、“牡丹亭”'等若干艺术流派。
蔡柏惠1960年考进龙溪专区艺术学校木偶班学习木偶戏表演,师承郑福来、杨胜、陈南田三位大师,成为漳州布袋戏“福春派”第五代传承人。1963年蔡柏惠毕业后进入龙溪地区木偶剧团从事行旦表演,表演以小生、小旦角色见长。他动作规整娴熟,感情丰富细腻,既保持了传统木偶戏动作技巧,又融入现代戏剧表演程式与情感特色,独具风格。主要传承剧目有《大名府》《赵亂下南唐》《七星楼》《千金宝扇》《罗通扫北》等。
1980年凭借《八仙过海》剧中韩湘子、熬洞主的表演为业界所肯定,先后在《抢亲》《雷万春打虎》《八仙过海》《钟馗元帅》《少年岳飞》等剧目担任主要角色,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艺术奖项。其中《八仙过海》荣获文化部颁发“优秀演出奖”;神话剧《钟馗元帅》获福建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木偶演员奖;2003年传统木偶剧《铁牛李逵》在第二届木偶皮影戏比赛中荣获银奖,2006年在捷克布拉格第十届国际木偶艺术节上荣获“最佳荣誉表演奖”。他还注重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后继者,共传承40多位学生,他们都学有所成,已成为剧团骨干力量,为漳州布袋木偶戏的传承与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