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宁德市蕉城区人,1949年1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宁北路戏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横哨戏”, 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现仅存于福建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北路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北路戏道白、唱腔均使用官话,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数均属板腔体,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顺畅,带有叙事性的表现特征。


1.JPG

苏笑容1962年考入寿宁北路戏剧团,师从老艺人叶红俤,经受了严格的专业艺术训练。年仅16岁,便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在多部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主要代表作品有:现代儿童剧《张高谦》《东海小哨兵》等。经过几十年的学习磨炼,她全面学习和继承了“罗源旦”的表演技艺和唱腔风格。尤擅北路戏的青衣、花旦等行当,表演细腻、唱腔亮丽、功底扎实,善于塑造人物形象。


 作为省政协委员的苏笑容为北路戏的艰难状况多方奔走,她在省政协会上通过提案“呼吁省政府抢救全国稀有剧种北路戏”解决北路戏演员住宿问题。她退休后,仍然关心北路戏的发展,先后培养出陆宜英、缪清奇、刘成财、林爱月等三批优秀演员,为北路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曾被中华艺术学会、国际中华文化艺术协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上一篇:【传统技艺】特色饮食制作工艺(焦鸭子)(绵阳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特色饮食制作工艺(谷花糖)(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