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晋江布袋木偶戏(泉州市)传承人:颜洒容
2018-03-21 10:03
汉族,泉州市晋江人,1949年1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该项目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晋江布袋木偶戏属于南派布袋戏,源于宋元南戏,明清时期兴盛于闽南泉州地区。其行当体制包括生、旦、净、丑,音乐唱腔以泉州方言行腔,表演细腻,动作丰富传神,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演出习俗具有明显地方文化色彩。
颜洒容从12岁就开始学木偶,刚进剧团就参加全国木偶会演,曾担任配音演员,同时学习表演,17岁正式登台主演大型现代木偶戏《金沙江畔》。1960年颜洒容拜南派布袋戏掌门人李荣宗、李伯芬为师,学习南派表演生、旦、丑、北、杂各行当技艺,后专攻生、旦表演,犹以旦角为主。她科步细腻,道白唱腔优雅动听,以传统表演为基础,在旦角的表演及服饰方面有所创新。她在许多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曾在《白龙公主》《五里长虹》《清源仙女》等剧目中,成功地塑造了白龙公主、依丽莎、擎珠仙子等人物形象。1982年主演的《白龙公主》获中央文化部嘉奖,并被拍成木偶连续剧;1999年主演的《五里长虹》获中央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2002年主演《清源仙女》中的擎珠仙子,获文化部金狮优秀演员奖。她还获福建省中青年演员比赛银奖、福建省第二十二届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等。
颜洒容致力于木偶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向晋江市掌中木偶剧团的李跃飞、蔡美娜等一批新学员传授表演技艺,在抢救整理的《辨真假》《逼父归家》等传统折子戏中任主演,并录制成音像资料保存。她还注重对中小学生群体弘扬木偶戏,经常进校园演出,向学生现场示范与教学,她数十次参加出国演出,进行文化交流,传播掌中木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