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有人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

在大月氏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狮舞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狮舞从此流行。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狮舞是各族民间舞蹈之一, 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民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狮舞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舞狮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舞在旧时称"太平乐",而到了唐代(公元618~907年)时更得到广泛的发展。狮艺在当时已成为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的必备节目。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2006年5月20日,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浙江·传统美术】灯彩(仙居花灯)(国家级) 传承人:李湘满

下一篇:【湖南·传统美术】湘绣(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