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市)传承人:徐聪亮
2018-03-21 09:28
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1950年12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头雕刻第一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漳州木偶头雕刻始于晋代,盛于唐代,有近两千余年的历史。其造型严谨、雕刻精细、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人物性格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徐聪亮随其父、省工艺美术艺人徐年松学习木偶头雕刻,颇得其妙,为家族第六代传人。徐聪亮的木偶头雕刻非常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顶、颧、颏骨),特别是脸部,各色五官根据人物的外形、性格、身份和经历等来构思。他制作人物头像时,尤其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其作品具有造型夸张、表情丰富和类型化的特点,如《大名府》的守门官眉短、眼小,两眼距离很近,一副鼠目寸光的典型形象,又如《黑旋风李逵》中的“李逵”浓眉大眼,阔嘴,一副乡野农夫的莽撞与正直的形象。
徐聪亮自己坚持创作的同时,在省艺术学校从事木偶头雕刻的教学工作,培养出了一大批木偶雕刻学员,学员遍布全国,其中不乏荣获国家、省市等艺术类奖项的学员,如艺校学生杨君伟就曾获得“国家文华奖”。在创作和教学之余,他还为多部木偶艺术片担任几百种人物造型设计,如《八仙过海》《狗腿子的传说》《水仙花》《宝马与神笛》等,其中《狗腿子的传说》在1992年9月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中获得木偶雕刻艺术奖;《铁牛李逵》在2003年9月获得第二届全国木偶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