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南平市延平区人,1950年1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延平塔前大腔金线傀儡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延平大腔金线傀儡戏是宋、元年间说史传统与戏曲弋阳腔、高腔合流后,流传于闽北地区的一个稀有剧种,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一生、二旦、三丑、四净、五夫、六未”六行当体制。有南戏传奇剧目、明清通俗小说改编剧目,唱腔属高腔系统。该剧种地域文化特色明显,演出习俗多与当地宗教习俗密切相关。

1.JPG


纪运汉是南平市延平区塔前镇虎山村大腔金线傀儡班“福兴台”第五代传承人,8岁跟随父亲学习表演傀儡戏,每逢节庆就随父亲到庙前、祠堂演出。父亲去世后,他接管了福兴台傀儡班,除了每年春节期间在本村义务演出外,还经常来往于尤溪、沙县、延平等地演出。他木偶操作技艺娴熟,声调高亢,熟悉大腔金线傀儡戏表演风格与传统演出习俗,掌握了几十种传统剧目内容与曲牌,主要演出及传承剧目有《白兔记》《倭袍记》《华光传》《陈靖姑捉妖》《东周十二国全卷》《薛仁贵征东》《飞龙记》《万花楼》《粉妆楼》《太白金星下凡》《夫人传》等十几种。

2.jpg

纪运汉作为民间傀儡戏艺人, 2009年参加南平市第二届艺术节演出获得业内与专家的肯定,成为戏剧史与民俗学者研究大腔金线傀儡戏研究的重要联系人和报告对象,并为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做过专门的木偶戏表演拍摄。作为家传傀儡戏班,纪运汉将其技艺传承给儿子纪联桓,为保护传承延平大腔金线傀儡戏技艺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传统戏剧】南平南词(南平市)传承人:黄冰

下一篇:【民俗】跳端公(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