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音乐】左权开花调(国家级)传承人:刘改鱼
2017-03-22 14:22
刘改鱼出生在民歌之乡左权县,自幼酷爱演唱民歌,经常主动向民间老艺人请教学习。许多有代表性的民歌如“桃花红杏花白”、“亲圪蛋下河洗衣裳”、“门搭搭开花”、“樱桃好吃树难栽”等等,都是她向老艺人赵三珠、程计年、郝玉兰、刘乡长等人学习的。不仅学会歌词曲调,而且学到了他们的风格韵味。在老艺人及县文化馆同志的帮助下,她掌握了大量的左权民歌,仅精选出来经常演出的就不下二、三十首,可谓根深苗壮。
在演唱方面,她善于研究,勤于思考,努力做到“声美、情真、味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业内人士的肯定。例如1982年《山泉音乐会》赴京演出后,京津许多报刊评论对她的演唱给予赞扬说“她的歌声浑厚圆润,刚柔相济,以质朴的乡音打动人心”、“像一束带着太行山泥土气息的山丹丹,以它朴素真切的艺术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声音清脆响亮,演唱感情真挚朴实,刚柔兼备” ……。她所总结的演唱经验,强调了保持民族地方特色的重要性,是对民族声乐和演唱好民歌等理论方面的贡献。她自觉实践这些经验,保证了她年近古稀,仍能正常演唱,参加各种活动。
1955年参加全国第二届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把左权民歌第一次带进首都舞台,并获得好评。之后,又参加过部分省市自治区民族民间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山泉音乐会赴京演出等多种会演,一次次把左权民歌带往首都。传播途径之二是教学辅导。1956至195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民歌教员一年,专教左权民歌。1980至1981年在天津音乐学院代民歌课两学期。此外,在本省山西大学艺术系、省艺术学校代课,教左权民歌。除艺术院校代课外,平时慕名而来学习民歌或索取资料的也很多,如中国音乐学院耿生廉教授、张肖虎教授和他的学生、研究生肖梅、上海作曲家朱践耳、战友歌舞团作曲家生茂以及赵季平、长影歌唱家李秀文、湖南歌舞团邓海伦、中央民族乐团靳玉竹等,对他们进行辅导或提供资料,也是传播左权民歌的一个方面。传承的第三种途径是演出,从1958年回到山西,大量的演出活动,走遍本省东西南北,城乡部队,还远到福建东北、山东等地,左权民歌的独唱是歌舞晚会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所到之处,都留下很好印象。在本单位的工作中,也为左权民歌的传承做了大量工作。省歌前些年排演的具有巨大影响的“黄河三部曲”,采用了她多年演唱积累的许多曲目,如“桃花红杏花白”等,在排演过程中,刘改鱼担任声乐辅导,对年轻演员的演唱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传承的再一个途径是广电媒体。1959年有三首左权民歌和他人的歌曲一同灌制唱片,在全国发行,据已故老局长贾克同志访问欧洲回来做报告时,曾提到说在德国市场上也看见过这张唱片。省电台曾录制了“开花调”、“送樱桃”等十多首民歌,长期播放。1980年省电台又为其制作了十五分钟专题节目,介绍其演唱风格和演唱曲目,和中央台及各省台交换播放,还有几首民歌在北京灌制唱片。1987年,她的独唱节目由江苏金陵电台对台湾广播,通过上述各种途径,把左权民歌传到祖国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