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渔鼓是一种古老的汉族说唱艺术。属于道情的一个分支,流传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山东等地。明清年间,渔鼓由湖广移民传于镇安,与本地的花鼓小调、道情戏等民间音乐想融合,逐渐形成了“镇安渔鼓”这一独特的汉族曲艺曲种,渔鼓也是镇安当地流行最早的民间乐器之一。当地许多民间艺人背着渔鼓走家串户卖唱为生。到清朝末年,镇安渔鼓这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广泛传播被更多的群众所喜爱。据《镇安县志》记载,镇安渔鼓起源于云盖寺镇黑窑沟,主要流行于我县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区,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镇安渔鼓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镇安县先后创作了《渔鼓秧歌》、《栗乡鼓韵》、《杜鹃花开》等渔鼓剧目。镇安渔鼓传承人:赵光儒(省级)、王顺泉、陶文慧、陈佩张梅唐乐王蓓王娟、杨善钧、薛儒成、刘春香刘蕾、唐仁晋、赵光儒、王玉文王昌林、沈吉良、詹世友、周义钧、石常喜、范吉林、何玉刚、沈型礼、储波

上一篇:【传统戏剧】东山黄金漆画技艺(南平市)传承人:谢少艺

下一篇:【传统技艺】福州漆箸制作工艺(福州市)传承人:张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