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南平市延平区人,1956年3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平南词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南词曲艺源于苏州一带的滩簧,清中叶传入闽北,以众人围桌而坐,各持乐器担任角色的说唱形式演出,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类,保留不少昆曲常用曲牌,唱腔清新隽丽、甜美婉转,传统曲目有《断桥》《秋江》《牡丹对药》等。


1.jpg

1972年卢丽萍从任南平市文工团演员开始,便在陈志鹏、沈丽水、郑飞景、陆庆湘、徐文林等南词名艺人传授下,学习南词唱腔表演,得到他们的真传,是南平南词曲艺第七代传人。她在多年的表演实践中,积极探索将歌舞表演融入曲艺艺术,将人物心理塑造融入曲艺表演,参与一系列南词曲艺、戏曲的表演,委婉细腻的演唱使她在观众中产生一定影响。1983年南词小戏《牡丹对药》获福建省首届优秀中青年演员比赛铜牌奖,1989年南词小戏《安安送米》获福建省第二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银牌奖,1996年南词现代戏《古渡风情》获福建省二十届戏剧会演演员奖,1996年南词曲艺《人民的保护神》获福建省首届曲艺节金奖、优秀演员奖。

2.jpg

1991至1998年,卢丽萍曾在省艺校南词戏分校(团带班)任班主任,教演唱,传授传统小戏、折子戏,培养了肖向丽、李丹、缪倩茹、张艳玲、张婷等南词演员,她们大都获得省级以上的演出奖项。1995年,卢丽萍指导的南词曲艺《罢宴》获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她也因此获艺术指导奖。


卢丽萍大力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推广南词艺术,2007年在南平市文化局开办南词传习班上担任唱腔老师,辅导数十名小学生学唱南词。她还撰写了数篇论文,对南词艺术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与总结。


上一篇:【曲艺】关中道情(西安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东山黄金漆画技艺(南平市)传承人:谢少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