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戏剧】高甲戏(国家级)传承人:颜佩琼
2017-03-22 10:36
颜佩琼,汉族,泉州市丰泽区人,1944年1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第二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高甲戏发端于闽南民间阵头宋江阵,明末清初衍化为宋江戏,与四平戏、竹马戏融合生发,并广泛吸收梨园戏、木偶戏、京剧、闽剧等剧种的表演与剧目,粗犷大气,古朴生动,流行于泉州等闽南方言区并传播至东南亚一带。风格独特、形态丰富的“高甲丑”独树一帜,《连升三级》等丑行剧目堪称当代喜剧经典。
颜佩琼于1958年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师承高甲戏名老艺人萧迪萍、蔡秀英,工旦行,三年后,转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员。得名师亲炙,颜佩琼全面掌握高甲戏青衣、花旦、闺门旦的表演程式与套路,功底扎实,表演从容大度、细腻传神,因自小研习南音,唱腔婉转细腻,擅以情用腔、以腔抒情,如饰演《真假王岫》中的徐金定、《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珍珠塔》中陈翠娥、《王金鸾祭法场》中的王金鸾、《黄卷与蚊诗》中的白雪贞等,均是“眼中有神韵,声中有形象”,曾获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优秀演员奖、戏剧展演优秀演员奖等。
1993年,颜佩琼兼任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高甲班教师,积极传承、研究高甲戏旦行表演艺术,整理出版了《高甲戏旦行传统套路》一书。她在高甲戏旦行演员的教传上更是不遗余力,将毕生积累的艺术精华悉心传授,近20年来,从剧团台柱到艺校新苗,培养了几代高甲戏旦行演员,授艺高徒陈素萍、陈娟娟等均已是当下高甲戏旦行翘楚。颜佩琼多次获福建省青年演员汇演指导教师奖、戏剧新秀“新苗杯”优秀教师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