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泉州市惠安县人,1957年10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南派布袋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晋江布袋木偶戏属于南派布袋戏,惠安南派布袋戏是泉腔南派布袋戏的分支和重要流派。源于宋元南戏,明清时期兴盛于闽南泉州地区。其行当体制包括生、旦、净、丑,音乐唱腔以泉州方言行腔,表演细腻,动作丰富传神,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演出习俗具有明显地方文化色彩。

1.jpg


杨丽琼1978年进剧团当演员,先拜名师邱启明学习生角。她虚心请教,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生行的文生、苦生、冠生的基本表演要领,以及扇功、冠匙、甩发、跺脚、顿足、急闲步等表演动作,先后在《苏友白》《后榜状元》担任主演。1985年她又拜著名布袋戏艺术家吴焕成学习旦角,掌握了整髻、挽袖、提裙、落科、指雀、走伞、登楼、走路、游赏、扑蝶等一系列梨园掌功。同年,杨丽琼又接受擅演武戏的邱启宗指导,学习武打、起霸、比拳、对打招式和彩旦的提肩、摇扇、拾跟等动作,全面掌握布袋戏的传统表演技艺。杨丽琼的演唱字正腔圆,声音悠扬,表演逼真细腻,动作准确传神,深受广大观众喜爱。1999年参加演出的《燕青救主》获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6剧目奖、演出奖;2003年演出《邱二娘》获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金狮奖”银奖。

2.jpg

2003年,杨丽琼担任团长期间,招收福建省艺校定向木偶班学员10人,她既是领导又是老师,向他们传授惠安南派布袋戏的传统技艺,为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安排角色,现在这批学员已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


上一篇:【传统技艺】康庆坊酒传统酿制手工技艺(泸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福宝三角塘小曲酒传统制作技艺(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