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肉,即腊月间腌制的熏肉。腊肉制作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四川气候潮湿,民间喜腊味,四川腊肉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驰名中外,而川南腊肉则以古蔺老腊肉传统制作技艺为典型代表。

古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周南缘,长江支流赤水河中上游北岸,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当地保存了相对完好的生态和独特的饮食习惯。腊肉是古蔺每个家庭必备的过冬食材,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农户家家户户杀猪过年,腌制腊肉。

猪肉以本地猪种“丫叉猪”为上品,选取猪后腿(俗称二刀肉)或臀部(俗称坐墩肉)带皮鲜肉,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香料揉搓,浇上“八品香汁”,再放入缸中腌制5—7天,中途翻两次。腌好的肉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阴干3天左右(俗称收汗)。选用新鲜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短则10天,长则月余。熏制好的肉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古蔺老腊肉成品色泽鲜红或暗红,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咸淡适口、熏香浓郁、食之不腻、营养丰富,在常温下能保存到农历四月左右。

在自然经济主导的社会,腊肉保存时间长,解决了鲜肉不易贮存的问题对当地食物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社会,它独特的风味引来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食客争相购买,成为了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上一篇:【传统技艺】古蔺钟跷脚牛肉干传统制作技艺(泸州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皮影戏(华县皮影戏)(陕西省渭南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