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泉州市晋江人,1957年1月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潘山庙宇木雕)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福建木雕素与浙江木雕、广东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隋代以来,福建木雕尤以佛、菩萨、罗汉等庙宇木雕最引人注目。潘山木雕技艺源于清雍正年间的陈世清艺匠,原只在家族内传承,直至十二代陈敬象(后改名柯子庆)才在不同家族内传承,是福建木雕的重要品种之一。



郑银聘从幼酷爱雕塑艺术,师从民间雕塑大师柯贤成先生和柯贤兴先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逐步掌握了传统木雕工艺的核心技术,学成后在泉州民间从事寺庙雕塑。曾先后多次与台湾业界享有盛名的庄敏信、黄锦树、蔡远声、林沧洲等专家进行合作与交流,获得丰富的寺庙建筑雕刻经验,并不断创新寺庙雕刻技艺。

1.jpg

从艺40余年来,郑银聘不但全面继承了传统潘山木雕工艺,而且凭借着对中国传统寺庙雕刻技术的独到领悟,进一步发展潘山木雕艺术,丰富了潘山木雕艺术的内涵。其雕刻风格与众不同,手法逼真、细腻。在佛像雕刻方面,郑银聘运用劈、削、雕、剔等多种传统技法,表现特定的仙佛形象,尤重人物的眉、眼、鼻、手足、衣褶、服饰等都有独到的表现。在门神雕刻方面,郑银聘充分吸收融合台湾庙宇木雕工艺特色,以高浮雕手法雕刻的神像在神态、人物造型、粉彩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郑银聘主创的木雕作品《龙柱》荣获“第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最佳文化精品铜奖;木雕作品《走向成功》获得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木雕作品《微缩门神》获得“第七届莆田艺博会”银奖。2012年3月,郑银聘被授予第四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jpg

郑银聘潜心修研,全面系统地整理了一套关于潘山庙宇木雕艺术的工艺文本,为潘山庙宇木雕艺术的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郑银聘还以发扬祖国优秀的雕刻工艺为宗旨,以技艺的动态传承为己任,自1980年至今,先后培养了郑荣管、郑鲍叔、吴金铜、涂天助、郑挺进等学徒,使技艺得到进一步传承并发扬光大。在以郑银聘为代表一大批工艺师的努力下,潘山庙宇木雕工艺逐渐蜚声台湾宝岛,两岸交往合作日趋频繁。


上一篇:【传统技艺】叙永米花糖(泸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天池陶瓷传统手工技艺(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