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所谓"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

     简要介绍

木版水印技艺木版水印技艺


木版水印技艺是荣宝斋的“绝活儿”,始自清光绪年间,沿用中国独有的雕版印刷技艺,逼真复制各类中国字画,所用纸、、色等原料均与原作相同,其成品“几可乱真”。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其木版水印技艺堪称一绝。荣宝斋的前身为"松竹斋",创建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荣宝斋。荣宝斋前后延续计有三百余年历史,历来是书画界人士荟集、交流和乐于往来的场所。

荣宝斋制作的木版水印画名扬海内外,最著名的要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复制过程历时8年,雕刻木版1667块,套印6000多次,使用了与原画完全相同的材料和珍贵颜料。荣宝斋的木版画多次出国展出,也远销国内外,并被很多国家的博物馆收藏。现在荣宝斋复制旧字画的技术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历史溯源


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所谓"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

木版水印技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有一名叫王阶的人便用此技术刻<金刚经>扉页插图,现尚流传于世。唐以来书籍多附插图,十六世纪始有彩色套印。近数十年来,荣宝斋在这一传统技艺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创新,于1896年设帖套作,延聘刻、印高手,印制了大量精美的诗笺、信笺。民国期间荣宝斋重刊《十竹斋笺谱》,使彩色套印和拱花术获得了延续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荣宝斋木版水印由原来只能印大不及尺的诗笺、信笺发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笔墨淋漓、气势豪放的《奔马图》及唐代周的《簪花侍女图》、宋代马远的《踏歌图》等大幅艺术作品,标志着雕版印刷术已发展到了巅峰,也说明荣宝斋木版水印技术已真正成熟。


上一篇:【传统技艺】朱仙镇年画

下一篇:【传统技艺】武强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