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宁德市寿宁县人,1963年6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寿宁北路戏第二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北路戏原为“福建乱弹”、“横哨戏”, 曾流行于闽北、闽中及闽东等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代表清代乱弹声腔的珍稀剧种,现仅存于福建省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北路戏是清代中叶传入福建的乱弹与当地民间戏曲融合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北路戏道白、唱腔均使用官话,唱腔除极少数具有高腔曲牌体特征外,大多数均属板腔体,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行腔顺畅,带有叙事性的表现特征。


1.jpg

缪清奇1978年进入寿宁县北路戏剧团后,师承叶明生、刘经仓两位老师,经过30多年的学习磨炼,他系统完整地掌握了寿宁北路戏的表演形式和唱腔特色,曾参加过近30本大型剧目的演出,代表性剧目有《齐王哭将》《宏碧缘》、《仙女下凡》《龙虎斗》等。缪清奇对寿宁北路戏的老生、武丑等行当有较深的研究,尤其在武丑的灵、趣、打斗等方面的表演具有独特风格,能很好地继承传统,塑造人物形象。

2.jpg

缪清奇长期担任北路戏剧团团长,为北路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老生、武丑表演深受观众和行家的好评,在北路戏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缪清奇现在寿宁南山文武学校联合举办培训班,为培养北路戏的后继人才做出努力。他多次组织剧团参加全省会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1年《齐王哭将·奔访》参加福建省第六届“水仙花”戏剧比赛获银奖;2008年1月《夜访》参加福建省第六届“武夷奖”中青年演员比赛获铜奖。


上一篇:【传统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泉州市)传承人:陈明良

下一篇:【传统体育、杂技与游艺】新垵五祖拳(厦门市)传承人:邱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