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漳州八宝印泥传统制作工艺(漳州市)传承人:杨锡伟
2018-03-16 13:20
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1964年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印泥制作技艺(漳州八宝印泥)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漳州八宝印泥创制于清康熙十二年,被清乾隆皇帝定为“贡品”,亦颇受民间人士喜爱,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
杨锡伟1987年调入漳州八宝印泥厂,1988年开始秉承古法配置八宝印泥,并不断改良。首先,他用旧朱墨代替朱砂,漳州八宝印泥的主要原材料是朱砂、蓖麻油、艾绒。目前朱砂经历代开采,颜色纯正的朱砂矿石已非常难得,所以制作一般的印泥通常都是在朱砂中加入工业颜料染色,而杨锡伟制作八宝印泥则以上好的旧朱墨做原料,他认为旧朱墨较之朱砂更为细腻。此外,为了去除蓖麻油本身的异味和水分,杨锡伟在处理时加入了数味中草药一起煎熬。初步制作好的印泥密封好,经阳光照晒后存放3年以上才可以启封使用。
20多年来,杨锡伟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钻研,改进和提高了八宝印泥的耐热耐水性能,并解决了八宝印泥的固化和渗化问题,还成功开发出多色八宝印泥。漳州八宝印泥获得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奖,1993年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先后两次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称号。杨锡伟也先后被评为“漳州市民间文化十大杰出传承人”和“福建省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