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歌仔戏(厦门市)传承人:庄必芳
2018-03-16 09:34
汉族,厦门市思明区人,1965年9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歌仔戏,亦称为芗剧,20世纪初叶发源于台湾,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和福建厦门、漳州 、晋江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歌仔戏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唱词通俗,乡土气息浓厚。其唱腔道白使用掺杂文言的闽南语,曲多白少, 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歌仔戏的传统剧目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杂货记》等500多个。
庄必芳出生于歌仔戏世家,系歌仔戏第六代传人,以青衣出名,其唱腔韵味地道、绵密动听,讲究以情带声,极具表现力,自成一格,为两岸歌仔戏艺术家共同推重。传承《月里寻夫》《信义亭》《邵江海》等多个传统、新编歌仔戏剧目。庄必芳15岁考入龙海市芗剧团学习,工旦行,得其父即歌仔戏老艺术家庄少全真传。1980至1996年在龙海市芗剧团工作,1996年进入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她从事歌仔戏表演30余年,戏路宽,文武兼能,在《赌妻》《秦香莲》《白鹭女神》等100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成功塑造了众多艺术形象。2001年获得福建省第四届“水仙花”比赛金奖。2004年以《厦门新娘》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联欢晚会。由她主演的《信义亭》《赌妻》《十三太保》等剧目已被拍成录像带及VCD发行出版,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1996年至今三次应邀赴新加坡访问演出,2001、2006年参加“百年歌仔戏”纪念活动,到台湾交流演出。
庄必芳尽心尽力将前辈师傅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获得2004年省中青年演员比赛“优秀辅导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