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龙岩市新罗区人,1966年5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番音乐(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第一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因演奏须由丝、竹、革、木、金制作而成的十件乐器共同完成而得名。其以丝竹乐为主要乐器。


1.jpg

头弦俗称“吊规”、“牛角弦”,是闽西汉剧音乐的重要领奏乐器。钟礼杰出身于头弦演奏世家,自幼从父钟开城学习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各项演奏技巧,且尤为重视头弦演奏技艺的研习,后考入福建艺校的龙岩汉剧班,继续在其父的指导下深造。经过5年的系统学习,钟礼杰熟练掌握了头弦演奏的指法、弓法及腕力控制,尤为擅长滚指、柔指、滑指、粘指、弹指和长弓、连弓、短弓、摧弓、顿弓等技巧的运用。在此基础上,钟礼杰还注重将三者和丝弦调进行融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奏特色,其技法呈现出协调性、灵活性和强节奏性的特点。

2.jpg

钟礼杰常年坚持从事头弦领奏工作,由其领弦主奏的主要代表作品有《祝枝山嫁女》《西厢记》《擂皮子七七》《俏俏嫂》《血色杜鹃》《桃花吟》《儒生外传》等60余台剧目。此外,钟礼杰还致力于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作曲和头弦演奏技艺的研究工作,已创出折子戏《校裴》《柜中缘》和大戏《桃花吟》《儒生外传》等作曲作品,并撰写出《闽西汉剧主奏乐器——吊规》一文发表于《福建艺术》中,系统地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的保存、研究及传承作出了一定贡献。


上一篇:【传统技艺】厦门漆线雕技艺(厦门市)传承人:蔡士东

下一篇:【传统音乐】莲花褒歌(厦门市)传承人:高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