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厦门市思明区人,1978年11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第二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仔戏,亦称为芗剧,20世纪初叶发源于台湾,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与喜爱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和福建厦门、漳州 、晋江等闽南语系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方。歌仔戏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唱词通俗,乡土气息浓厚。其唱腔道白使用掺杂文言的闽南语,曲多白少, 音乐曲调十分丰富,既有悠扬高亢的七字调、大调和背思调,又有民谣诉说式的台湾杂念调,更有忧郁哀伤的各种哭调。歌仔戏的传统剧目有《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杂货记》等500多个。

1.jpg

苏燕蓉系歌仔戏第八代传人,扮相俏丽,表演细腻传神,唱腔圆润委婉,擅水袖功,善于刻画人物,传承《雪梅教子》《白蛇》《詹典嫂告御状》《邵江海》等几十个传统、新编歌仔戏剧目。苏燕蓉勤奋好学,1992年至2000年先后就读于厦门戏曲舞蹈学校、中国戏曲学院歌仔戏表演大专班,2000年分配到厦门歌仔戏剧团工作至今。2001年至2002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2002年至2004年,就读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获“文学学士”学位。苏燕蓉工青衣花旦,师承纪招治、谢月池等名家,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颇得深传。入团以后,又得到了林龙根、黄天福等前辈的指导。她戏路宽广,基本功扎实,先后排演《孟姜女过十劫》《烈女传》《围城记》《荷塘梦》等几十本传统、新编剧目。目前在团里还兼当导演,并承担起承上启下的传承工作。

2.jpg

2007年苏燕蓉主演歌仔戏新编剧目《邵江海》,获第12届文华表演奖。2009年主演《窦娥冤》,一人分饰窦娥、魂、小窦娥三角,获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歌仔戏演员。她还是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首届“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十佳称号的获得者。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近十篇论文,刻录有《佘赛花》《窦娥冤》等多种光盘,并多次赴台湾、新加坡演出。

上一篇:【传统美术】大连核雕(大连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麦秆剪贴(河南省濮阳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