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民歌,是珠海三灶岛居民用粤语(广州话)世代传唱的民歌,主要有鹤歌(包括古腔鹤歌、新腔鹤歌)、山歌、白采莲和哭嫁歌等4个种类5个曲调。它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兴盛于清末民国初年,流传于珠海西部地区,至今有150多年历史。

三灶民歌是珠海三灶、南水、高栏、小林等海岛居民所表达的心声,用粤语歌唱的5种曲调悦耳动听,喜怒哀乐皆有适度,保存着古老遗韵。它与沙田民歌、客家山歌一样,为广东的民歌艺术增添旋律、增添特色。

三灶民歌内容广泛,涵盖劳动、时政、生活、情歌、婚嫁、叙事等方面,目前搜集和出版《珠海三灶歌谣》220多首民歌民谣中,绝大多数是民歌,其内容反映出岭南人那种宽容、好学、进取的精神风貌。歌词以赋比兴手法和艺术语言来表达熟悉的生活,形象丰富,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为当今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但是,随着珠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三灶原有的渔农经济逐步消失,人们以普通话同化,会唱三灶民歌的人已年迈衰老,人数锐减。三灶民歌濒临消亡,亟待抢救和保护。



20160914163046_38622.jpg


20160914163243_40437.jpg


20160914164908_72512.jpg


20160914165608_43950.jpg


20160914165537_51487.jpg


20160914165505_28800.jpg


20160914165443_69339.jpg



上一篇:【传统技艺】京族鱼露(防城港市)

下一篇:【传统戏曲】粤曲(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