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水乡社戏(绍兴市)
2018-03-10 13:46
水乡社戏是浙江绍兴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水乡戏台大都构筑在土地庙之类寺庙前的河上,故称"河台"、"万年台"。东安、任家桥、凤仪、东周、宾舍等地的古戏台迄今犹存。
社戏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祭祀歌舞,是一种具有酬神祀鬼性质的民俗活动,经过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无数次积累、融合,在宋元时期完成祭祀活动与戏曲表演的结合,形成“社、祭、戏”相统一的格式。随着戏曲的繁荣,元、明时期,民间社戏活动极为鼎盛,特别是春祈秋报,节日盛典、迎神赛会等时日,各乡镇群众云集,戏场锣鼓喧天,极为热闹。明·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有陶堰司徒庙夜演社戏的记载。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
社戏的演出,因与绍兴独特的水乡环境完美地结合,形成了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
2008年6月7日,水乡社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