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在岛上居住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其藤竹编织技艺的历史也同样悠久。编织是普遍出现于人类石器时代的古老手工技艺,先民们就地取材采集植物的茎条或叶片等原材料,编织成绳网、篮筐等物品以满足渔猎采集等生产和生活需要,黎族人也不例外。海南岛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合于各种藤竹和草类植物的生长,为黎族人的手工编织提供了充裕的天然原材料。藤竹等植物编织的物品不但容易得到,而且轻巧、柔韧、耐用,自古以来就是黎族人身边最常用的物品。例如明代田汝成的《炎徼纪闻》卷四“蛮夷”篇就记载了黎族妇女普遍头戴草编帽子的现象:“黎人隖蛮也……妇人戴蒻笠”、清代潘延侯等人纂修的《康熙琼山县志》等古籍则普遍记载黎人“戴藤六角帽”、民国陈铭枢总纂的《海南岛志》也记载黎人:“以露蔸叶编织为席……收贮衣服多用竹篓……织露蔸叶为篓以贮屑物……织藤竹小篓以为入市购物之用。” 除生产生活用品外,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的“志器”篇还记载黎族人有作为防御性武器的藤编头盔:“黎兜鍪,海南黎人所用,以藤织为之。”而且,虽然这些织品多是简单粗放的手工产品,但也出现了许多精品。例如唐代段公路在其《北户录》卷三中就记载:“琼州出五色藤合子、书囊之类,细于锦绮,亦藤工之妙手也。” 民国《海南岛志》亦记载黎人:“其藤竹器之制作,间有甚精致者。

上一篇:【传统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景德镇)

下一篇:【传统技艺】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