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知识类】千户苗寨建筑工艺(雷山县)(贵州省)
2018-03-07 14:14
雷山县主要旅游风景区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铜鼓发源地掌坳村,中国最美的苗寨乌东、百年水上粮仓新桥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响水岩瀑布,高岩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区和雷公坪“点将台”、格头“秀眉营”等历史遗迹。
1997年,郎德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2001年,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雷公山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雷公山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2004年,雷山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2005年,国家民族博物馆批准雷山县创立“中国苗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
2007年,西江镇被批准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西江千户苗寨与郎德上寨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乌东村被中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
2008年,雷山被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称号。
2008年12月3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函〔2008〕233号批复了《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该规划主要分布在雷山县的丹江镇、西江镇、郎德镇和大塘乡的行政区域内,总体面积63平方公里。
2009年4月25日至27日,在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上,雷山县被授予“中国旅游王牌目的地”荣誉称号。
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等机构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被中国精选国际旅游品牌推广盛会评为“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
六、雷山苗族文化与节日
雷山县的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雷山县苗族有三大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有三大歌:苗飞歌、别福歌(苗族叙事史诗)、游方歌;三大节: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苗年)节(雷山县苗族节日繁多,其中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和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最为隆重。“苗年节”和“鼓藏节”主要是祭蝴蝶妈妈<羲和氏>祭姜央祖先,“苗年节”属小祭,十月岁首过头年,十一月过大年,十二月过末年。十二周年<一木星年>“鼓藏节”属大祭,以单数为吉数举行活动。“苗年节”一般活动三至九天,“鼓藏节”活动十三或十五天);三大赛:斗牛、斗鸡、斗鸟;有三大传统手工艺:银饰、蜡染、刺绣。走进雷山,你能见到唐代发型、宋时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将领略一部浓缩的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