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三月三(壮族三月三)

  【类别】:民俗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

  【保护单位】: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

  【项目简介】:

  壮族“三月三”主要流传于广西中南部的武鸣县境,以武鸣县的城厢镇、两江镇等乡镇为核心区域,覆盖到武鸣县周边如隆安、上林、宾阳、马山等县,辐射到全广西乃至广东、云南、贵州等省份的壮族聚居地区。

  自汉代就有“三月三上巳节”的记载。明清时期,壮族受民间道教真武信仰影响,由“三月三”祀真武迎神赛会逐渐形成具有壮族特色的祭祖先、祀玄天、拜龙母、会男女的盛大节庆。

  壮族“三月三”的主要习俗有:1.在祖神庙里摆祭坛,供猪、牛、羊三牲和五色糯米饭,请师公和道公班主持祭祀祖神;2.用彩轿抬出祖神,师公跳舞开路,巡游各村寨,驱邪祈福;3.村民在家中祭祀祖先,需要还愿的主家请戏班唱戏,将祖神彩轿抬至戏台前安放,意为请祖神看戏;4.抢花炮,主持人点上火药放炮,将红炮圈射上高空,炮圈落下时各队的选手争先抢夺;5.对歌,包括对歌择偶,赛歌、赏歌等;6.抛绣球、“斗蛋”等活动。

  2014年11月11日,壮族三月三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上一篇:【传统舞蹈】黄石登瀛高跷(莆田市)

下一篇:【民俗】农历二十四节气(壮族霜降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