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手工技艺类】思州石砚制作工艺(岑巩县)(贵州省)
2018-03-07 11:02
思州石砚,简称“思砚”或“思州砚”。因砚材产于古思州治地(今岑巩县思阳镇)而得名。思州砚是岑巩县的特产,古时即驰名神州。相传于汉代前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内含有天然的金星矿石,故又称 “金星石砚”。思州石砚是中国历史上开发与利用较早的八大石砚之一。有文人赞曰:“水石殊质,云滋露液,浑金璞玉,惜墨惜笔”。当今的思砚保持了精湛的传统工艺,揉和当代艺术,造型奇巧而精细,结构复杂而严谨。雕刻有“双龙抢宝”、“单龙戏珠”、“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犀牛望月”、“喜鹊闹梅”、“青松白鹤”、“松鼠偷葡萄”、“鲤鱼跃龙门”、“龟砚”、“蛙砚”、“金鱼砚”等60余种图案,优美而古朴。
一方石砚从打胚到制成砚台须历30道工序,费时20余天。其敲、琢、雕、刻全靠手上工夫,工序一道比一道艰难,稍有不慎便毁于一旦。思砚图案设计精巧,结构复杂严谨,工艺考究,题材广泛,无论是龙、凤、麟、鱼,或是人、物、山、水,飞禽走兽,都能浓缩其间。其图案造型有:双龙抢宝、单龙戏珠、双凤朝阳、龙凤呈祥、九龙砚、金鱼砚、荷叶砚、八卦砚、福寿砚、墀牛望月、喜鹊含梅、鲤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上百种。
思砚不仅石色美观,且质地优良。它通体墨黑发亮,光可鉴人,又坚实如玉,细腻如肤;砚上点点金星,圆如古钱、形如弯月,荧光闪烁,皎美绝仑。它具有工于发墨,贮水不干,耐磨不嶙,研汁如油,明亮生辉,惜笔惜墨等优点。在无水时,若哈气于砚中,便自出露液,即可磨墨写字,故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唐、宋时期,思州石砚出现在文人书斋中,受到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书画名人的钟爱。后经过元、明两代艺人的努力,制砚技艺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被明朝廷列为贡品。清朝康熙皇帝对思州石砚尤为赞赏,把它选作“御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