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类】平秋北侗婚恋习俗(锦屏县)(贵州省)
2018-03-07 10:16
在中国贵州省锦屏县,有这样一种习俗,平秋侗族的婚恋习俗,据当地一些石碑记载和老人口传,明清时期已盛行,具有广泛的群体性。平秋侗族婚恋习俗一般是按『初会玩山打基础,架桥结伴建感情,托媒礼聘论婚嫁,考验六年定终身』来进行的。
初会玩山。玩山是指男女青年在山上对歌和谈情说爱的一种称谓,玩山也是他们走向婚姻殿堂的第一步。他们通过劳动、赶场走客、节日活动等方式初会,并约定下一次玩山的时间和地点,地点一般选在村头寨尾的山坡上。时间一旦确定,无论刮风下雨,均得赴约。先到的在路边拿把茅草扎成一个『表』,这里的『表』指的是标志。做『表』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做成什么形状和大小都可以,做完后插在约定的地点,告诉对方,我们已经到了,只要你的歌声响起,我们就会出来。玩山情歌可分为『初相会』、『新的伴』、『久的伴』等。开始玩山是集体活动,一方少则三五人,多则八九人。第一次玩山叫初相会会,男女双方通过对话和对山歌的形式相互表达有缘相会的内心感情。通过几次相会后,进入架桥结伴阶段。
架桥结伴。就是双方互赠信物,唱歌许愿。信物一般为银手圈、绣花鞋、连心带等。通过桥架,双方已井『结伴』暗定终身,感情进一步加深,为『托媒礼聘』打下基础。
平秋北部侗族方言去非常注重明媒正娶,即使男女双方已经架桥结伴暗定终身,仍须聘请媒人提亲,以求明媒正娶。这就是托媒礼聘。他们挑选心地善良、能说会道、身世吉祥的人作煤,到女方家说亲,成功后,男方即给女方家送『篮子』,就是用篮子装上鸡、鸭、鱼、肉、糖果、糯米粑、礼金和一些金银饰品到女方家进行礼聘。女方家同意后,亲事就算定下来了,于是双方的关系就可以向外公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