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类】六枝梭嘎箐苗文化空间(六枝特区)(贵州省)
2018-03-07 10:11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梭嘎及附近的12个村寨居住着苗族分支长角苗约5000人,妇女头上插着一把长约50―60厘米的木梳,缠着呈∞型,重约2公斤的大发髻,形成奇异的头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跳花坡活动。1998年初在梭戛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该馆是中国和挪威文化合作项目,是民俗文化研究、民族风情旅游的理想场所。
四印苗风情:四印苗擅长刺绣蜡染,芦笙歌舞独具风彩,妇女服饰别具特色,衣饰颜色多为深兰色或黑色,短服长裙,短服和衣袖上都绣有色泽鲜艳,精美大方的四块正方形图案,犹如四个精美的方印。
茨冲歪梳苗:妇女头戴一把长20厘米的木梳,斜缠长发盘于头顶,衣饰颜色大多为黑色和深兰色。歪梳苗也同其它苗族支系一样能歌善舞,芦笙歌舞,悠扬动听,别具风味。
水城南开苗族跳花节及赶花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为跳花节,五月初五为赶花场。参加者达数万人,内容包括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赛马等。该地已建成水城南开省级风景名胜区。
彝族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水城海坪、盘县普古及坪地等举行,参加者均在万人以上,内容包括跳舞、对歌、斗牛及民族体育活动。已建成水城海坪彝族生态园。
滑石板苗族“采花洞”:位于盘县马场乡滑石板村,洞内钟乳石发育完全,无奇不有,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邻近数千苗胞聚集于此,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求对象。
折溪傩戏:每到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折溪乡彝族同胞义务演出,其主要特色是全堂面具,傩面具集神、鬼、人于一体,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观者如潮。盘县鸡场坪傩舞:彝族傩舞,俗称跳神,以驱邪纳祥为内容。舞者头戴花冠,身着法衣,脸罩面具,手执扇鼓(俗称羊皮鼓),围坛而跳。鸡场坪傩舞历史悠久,多次在省、市的民族艺术表演中获奖,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