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海派黄杨木雕(上海市)
2018-02-28 09:28
木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黄杨木雕以其紧密、坚韧的木纹成为理想的雕刻材料,有“木中象牙”之称。1930年代,海派黄杨木雕在上海徐家汇地区初步形成,发展至今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雕刻风格,特点是中西融合。
那时的徐家汇是多元文化和艺术交流融会的地区,特别是土山湾地区曾有外国人开办孤儿工艺院,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就是其中优秀代表。经过70多年的锤炼,徐宝庆将上海的木雕艺术发展成为有着独特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的木雕派别,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体系。
海派黄杨木雕的特点是中西融合:将西方素描技法、线条表现和雕塑技巧与中国传统雕刻技法相结合,继承传统而又大胆创新,形成圆润明快的雕刻技法,注重以凝练的刀法、立体的方式,创造形神兼备的作品。它广泛涉及生活及民族因素,脱离西方雕刻技艺的传统宗教题材范域,广泛地表现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传统道德人物及故事、文学作品和人物、传统吉祥图案、传统民间游戏、民间技艺、农村题材和动物题材等,讲求生动传神,捕捉生活中最灵动的瞬间,予以艺术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