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竹刻(上海市)
2018-02-27 15:10
嘉定的竹刻起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其创始者为生活在正德、嘉靖年间的朱鹤。朱鹤把书画艺术融入竹刻,开创了以透雕、深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将竹刻从实用工艺的范畴内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
朱鹤之子朱缨,书画全能,其刻竹师承家法,有出蓝之誉,所刻古仙佛像,可与吴道子的画媲美。朱鹤之孙朱稚征(号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长画驴,刻竹更胜于父祖一筹。嘉定竹刻传至三松一代“器物愈备,技法愈精,声名愈盛,而学之者愈众”。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嘉定竹刻更是名家辈出,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其作品作为贡品传入宫廷,名噪一时。
嘉定竹刻历代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予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的追捧,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嘉定竹刻的形制多适合文人口味,其品种有以竹筒和竹片制成的笔筒、香筒(薰)、臂搁、插屏、抱对等,也有以竹根刻成的人物、山水、草木、走兽等。其技法包括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刻等十余种,具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原创性,审美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