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俗】古路板龙灯节(区级)
2017-03-16 14:18
在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大青山南坡,有一条长约20公里的石灰岩层,高高地隆起于地表。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长龙,横卧在半山腰,人们把大青山这段东西长约20公里的山脉称之为“蟠龙山。由于蟠龙山和“神龙取水”、“神龙降雨”等民间传说的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龙”文化,在蟠龙山的龙尾处小井光口,有一个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形成的蒙汉杂居的小村庄,蒙古语称“古勒崩白兴”意为“三家村”。后来蒙汉语混杂,演变成不蒙不汉的村名——古路板。几百年来,这个村的蒙汉村民共同生息,和谐相处,相互通婚,情如手足,不仅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穿汉服饰,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点生产方式,而且还形成共同点“龙”文化,并且绵延不断,经久不衰——这就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二月初二。
古路板村的二月二“龙灯节”这一传统节日,已经延续了二百余年的时间,这项活动的进行中,是出于当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实际,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