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强彩娥,女,长兴县,长兴滩簧传承人

每当夜幕降临,在西太湖旅游度假开发区小沉渎村强彩娥的家里,便会传出悠扬的曲调,8位中老年妇女,轮流以长兴滩簧形式演唱着曲目,一人刚唱罢,另外几人随即进行点评。 “我们在切磋长兴滩簧的演唱技巧,使之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为当地老百牲提供更好的文艺大餐。”组织者今年67岁的强彩娥对记者说。

滩簧戏是长兴县东部环太湖区所流行的地方小调。它以 “一花一旦”的 “对子戏”为主演唱,无严格规定的唱词,表演者根据一定的 “赋文”自编唱词,演唱语言为长兴方言,脚色行当及扮相造型极为简略。行当分 “旦堂”、花脸”两色。

强彩娥在11岁时,跟随前辈传承人钦水春学唱长兴滩簧,并参加业余演出,在17岁时成为长兴滩簧艺人骨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曾多次组团到当时的嘉兴地区和县里的地方戏汇演,并多次获奖。文革期间长兴滩潢遭封杀。

改革开放后恢复演唱后,强彩娥全身心投入到她长兴滩簧事业中来。她每天坚持练习, “喂猪时、做饭时唱、入睡前也要唱上一段,那个时候啊,她心中只有长兴滩簧了。”强彩娥老伴向记者简述当时强彩娥对长兴滩簧痴迷的情景。 “在自学到一定程度后,技艺上很难突破了。”强彩娥对记者说,为此,她遍访能演唱长兴滩簧的前辈老师傅,向他们讨教演唱技巧。在学艺的同时,她还动员家人、亲戚朋友以及村上的人听她演唱,要听众对她的演唱技巧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革新长兴滩簧艺术,使之与时俱进,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梅花香自苦赛来。强彩娥的努力换来她演唱技术的日臻完美。 “自身技术好了,但一人成不了戏。”强彩娥对记者说,她要让更多的人喜欢这一戏种,就四处“招兵买马”,选择对戏曲略有兴趣的妇女加入演唱队伍,每天抽时间免费手把手教这些长兴滩簧戏爱好者。几年下来,强彩娥手下的 “精兵强将”达到8人。

与此同时,她还推陈出新,对剧本进行改革。和县文化馆的创作员合作,先后创作了 《十唱计划生育好》、 《衣食住行新面貌》等10来个贴近老百姓贴近现实的剧本。在2007年、2009年,强彩娥带领她的团队先后在无锡、宣城、常州演出长兴滩簧,获得了好评。

“下一步,我们要组建长兴滩簧剧团,进一步革新这一戏种,发扬光大长兴滩簧文化。”强彩娥对记者说。

上一篇:【曲艺】三跳(德清帮)(德清县)传承人:闻永泉

下一篇:【曲艺】花鼓戏(安吉县)传承人:沈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