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王亿武,男,安吉县,犟驴子传承人

“妈妈,这是什么?”近日,10岁的施文卓和妈妈本来要去位于村文化礼堂的农家书屋看书,经过二楼时却被一排“玩偶”吸引住目光,“这是咱村的非遗文化,叫‘犟驴子’。”妈妈解释说。施文卓跑上前,细细端详起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驴子来。

像施文卓一样,溪龙乡徐村湾村的老老少少以及外地游客都对这只“犟驴子”赞不绝口,这让“犟驴子”第六代传承人王亿武感到欣慰与兴奋,“看来不久我就能收徒啦!”

年过半百的王亿武回忆说,自打18岁从第五代传承人徐武汉手中接过衣钵,“犟驴子”在他手中经历了起起伏伏。“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几个村民一起玩,每到过年就走村串户表演,很受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娱乐活动增加,我们也很少表演了。”

为了让驴子再“犟”起来,王亿武找来同村的立体竹编手艺人祝和春帮忙,以竹材搭骨架,外包棕色绒布,镶嵌上玻璃质地的眼睛,几根皮筋串起竹环制的脖子,形象精致,一改过去白纸糊身、毛笔画眼的粗糙模样。

2009年,大变身的“犟驴子”成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邀约活动不断。“表演完,我们就把驴子带回家闲置着,还是得积灰。”这让王亿武仍有担忧。

“好在村里建起了文化礼堂,特意为‘犟驴子’开设了一个展示平台,让村里人和游客都能近距离接触、了解这项文化。”王亿武说,除了展示,他们还在影院舞台上表演,让“犟驴子”有了固定舞台。

徐村湾村妇女主任刘小洁表示,现在的“犟驴子”已融合徐村湾村的两大传统文化,“一并展示的还有祝和春的立体竹编手艺。”

据了解,徐村湾村文化礼堂原是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村委办公楼,通过改造,配备了农家书屋、农家影院、健身房,除了展示村民风姿风采、家规家训外,每周还为村民送上免费电影,丰富大家的文娱生活。

“我们将继续挖掘本村的传统文化,展示、传承下去。”刘小洁认为,传承当地特色文化、传统文化,让它们重焕新生,是村文化礼堂需要肩负起的使命。


上一篇:【传统舞蹈】泗安旱船(长兴县)传承人:祁大双

下一篇:【传统舞蹈】孝子灯(安吉县)传承人:施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