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祁大双,男,长兴县,泗安旱船传承人

长兴传媒集团举办的《我想上春晚》才艺选拔赛上,有一幕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泗安有三支旱船队伍都来参加海选!有三支队伍参赛,足以说明旱船表演在泗安的流行普及。

泗安旱船源远流长,相传是一位替唐高祖李渊治好病的女医用高祖龙床上的帐帘打造,之后用以祈求海龙王保佑平民百姓,因此,旱船在泗安百姓心中象征着对喜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后来,祈福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表演。泗安旱船在战争年代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又焕发活力,现在已经成为泗安镇的一项重要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泗安镇也积极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搜集到的3394条线索中,整理出了164项内容,然后确定旱船为本镇的特色品牌,泗安镇又对旱船的民间故事加以采编、加工和再创作,制定了泗安旱船民间艺术保护与发展规划,并在2009年申报“泗安旱船”为湖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获得成功,旱船表演者祁大双也获得了第一批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旱船表演从此成了泗安的一张文化名片。

旱船表演一直流传于泗安民间,为了传承艺术,泗安镇投入了20万元,添置道具旱船,请专业人员予以辅导,提升艺术水平,并积极参加县内外的各种文艺演出,泗安旱船的名气越来越大,传出了长兴,传到了省内各个地区。除此之外,在镇里成立旱船队,旱船陈列室等,旱船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发扬。

当泗安旱船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讯传来,发扬旱船文化成了泗安镇下一步的工作。假期的仙山湖景区里,有旱船队伍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表演旱船舞蹈,传达泗安的特色文化;旱船后备人才培训计划进入泗安中、小学,开设青少年传习班,培养一批有潜力的旱船队员;对旱船队伍中的老艺人进行保护,使旱船艺术保持原味发展……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泗安旱船的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受欢迎、受关注。

特色文化让泗安声名远播,而始终坚定不移地发展建设的基层文化让泗安的文化之路越走越稳。2012年,我县积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泗安镇也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进一步完善辖区基层文化建设。

各个村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艺活动。艺术团和排舞队、老年健身队等在节日为村民送上丰富的戏曲、舞蹈等表演,让村民不用出村就能欣赏到多样的艺术表演。

除此之外,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小剧院、市民文化广场等先后开工建设,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集多功能厅、书报刊阅览室、教育培训室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泗安综合文化站也在加紧建设,乡村大舞台、健身路径等逐步在各个村完善,村民们有了吸收文化、锻炼身体的好去处。


上一篇:【传统舞蹈】下箬马灯(长兴县)传承人:丁贡元

下一篇:【传统舞蹈】犟驴子(安吉县)传承人:王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