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含弓戏(含山县)传承人:肖美义
2018-01-12 14:34
肖美义,男,含山县,含弓戏传承人
含弓戏发源于民间文学艺术论文,是大众戏曲,它由民间小调演进成地方戏种,有其戏曲性、群众性、幽闲性特点。流行于含山、和县、居巢、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故称“含弓”。8月28日,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之寻根溯源-含弓戏调研团在吕明运的带领下,在合肥集合,正式拉开了社会实践的序幕。
根据前期活动流程,来到安徽省戏剧家协会,调研团慕名采访了省剧协的张强主席。他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绵软,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通过和张老师的交流,调研团得知安徽的地方戏种类较多,但是在发展方面,面临着传承困难的难题,目前发展较好的有徽剧、黄梅戏、庐剧、梆剧戏等剧种,但是调研团本次调研的重点含弓戏目前情况,通过了解所调研的含弓戏,由于前期没有形成自己的代表曲目,代表人物不突出,所以发展境况窘迫。
下午,调研团来到合肥市老城隍庙,这里正在修建整改,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传统的小玩意,而且发现了正在修建的戏园子,带有传统的高架戏台,说明政府有力的在支持安徽戏曲的发展,戏曲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光明的。
第二天,调研团到达含山县后,调研团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开始了街头走访
调研团了解到大部分老年人还是知道含弓戏的,但是年轻人们对于含弓戏了解程度并不够,如今在含山当地是以庐剧和小刀剧为主要戏曲流派。
下午调研团拜访了含弓戏非遗传承人肖美义老师。肖老师为人非常热情,通过他的介绍到了解含弓戏的发展问题,受众面区域太小,分布不广泛导致含弓戏的传承出现问题。调研团从肖老师那得知马正德老先生一直坚持传承含弓戏,直到70多岁的高龄都坚持上台演出,但是可惜的是他并没有留下传承的弟子。
根据肖老师提供的资料,了解到含山县环峰小学开设了含弓戏兴趣班,因此慕名前往拜访环峰小学王林校长,向他详细咨询含弓戏在校园内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含弓戏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好含弓戏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通过这几天的行程,调研团了解到此次含弓戏调研难度较大,正因为难度越大含弓戏调研团才更有动力去深入了解,如今含弓戏面临传承危机,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传承老一辈留给我们的文化,展示非遗是我们的荣光,保护非遗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