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沈伟杰,男,万荣县,后土祭祀传承人

近日,记者前往万荣后土祠采风,让记者感到震撼的不仅有名扬海内外的秋风楼与秋风辞,还有宋真宗所立的萧墙碑——《汾阴二圣配飨铭》。

要说萧墙碑,不得不提宋朝那段往事。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可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但到头来,却被自己的亲弟弟赵光义,即宋太宗夺了天下。诚然,太宗在太祖得天下过程中是出了力的,但一看当皇帝如此风光,因此眼红下手,夺取帝位。历史上有好多事说不清道不白,成了解不开的千古之迷。就像赵匡胤给我们留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演义一样,太宗给人们留下了“烛光斧影千古疑案”。如果太宗不是害了太祖,嫂子贺后怎么会“骂殿”呢?

柴化安(1943~2001)在《话说后土祠》一书中写到,宋真宗赵恒顺应民意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从京城出发,去汾阴祭祀后土。导演了一场帝王祀后土最后一次最大规模的盛举,二月底到达奉祇宫。辛酉凌晨赴祭,祭礼之后,改奉祇宫为太宁宫,增殿堂、设圣像,赏赐群臣。又亲自在后土祠穆青殿款宴乡绅臣僚,给老百姓馈赠锦衣酒食。

但是,宋真宗的来意不至于此,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还办了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在后土祠立了五甬大碑,名为《汾阴二圣配飨铭》。清朝胡聘之编撰的《山右石刻丛编》上曾收录此碑文。

万荣后土祠相关负责人沈伟杰介绍,宋真宗赵恒御制御书并篆额的《汾阴二圣配飨铭》碑,现存于后土祠东北隅有栅栏保护的碑亭内。碑亭座东向西,南北三间。此碑的碑文是真宗作的,毛笔字是真宗写的,就连碑额上的八个篆字,也是宋真宗亲自处理的。民间把此碑俗称为“萧墙碑”。萧墙,是指屏,《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三国何宴《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力,至屏而加肃静焉,是以谓之萧墙。”意思是对碑应像对皇帝一样尊敬。

《汾阴二圣配飨铭》碑文中的汾阴二字得追溯到唐代。原荣河县于唐之前因汾河在北,而曰汾阴县。此处指汾阴后土祠。二圣: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配飨:亦称配享,附祭,专指帝王宗庙之祭。此处意,二圣德配天地可与后土神共享人间祭祀。铭:用以记颂功德的文体,多刻于碑或鼎器。

我们经常说,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宋真宗在碑文中盛赞了自己伯父赵匡胤和父亲赵光义两个圣人的功德。他说伯父太祖启运立极,英武圣文,神德玄功,迎天意顺人心,察璿玑,麾金钺,挹让以开国,征伐以济民,天下书文,自斯而一;域中黎献,由是而苏,合乎上玄,佑乎后土;说父亲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大明,武戡定而不杀,文经纬而化成,三代典刑从兹而复,四方风俗,因此而同,淳化滂流,丕功尽善。在最后的铭中,又写道“实开丕绪,以暨冲人”“坚辞靡获,众望俯从”“既展至诚,爰颁巨庆”“佑降两仪,功归二圣。祗答丕休,励精庶政”。

宋真宗说二圣功高德隆,德醌天地,所以应配飨(《明史·礼制四》:“洪武五年(l372)罢孟子配享。逾年,帝曰,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罢配享,恢复如故,只有皇帝说了话才算数)于后土祠。让人们在祭祀后土神灵,也就是大地母亲时,二位祖宗也一起接受膜拜,享受香火。

运城万荣县也有两个人得到此等殊荣,享受“配飨”待遇。通化村的隋代大儒王通和平原村的明朝理学大师薛瑄,都因为弘扬儒家文化作出过重大贡献,而配飨在山东曲阜孔庙。王通在西庑的位次排在董仲舒、诸葛亮之后,居第三位,后依次为韩愈、吕祖谦、陆秀夫、许衡、吴澄、陈宪章、王守仁、黄道周等34人;薛瑄原排在西庑吕祖谦之下,至清同治二年(1863)八月,按照礼部颁发《文庙祠位图册》将薛瑄排列于文庙东庞先儒公羊高、孔安国、陆蛰、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罗从彦、张拭、陆九渊、真德秀、文天祥、方孝儒等人之后,薛瑄之下有胡居仁、罗钦顺、刘宗周、孙奇逢共33人。有机会去曲阜孔庙的万荣人,不要忘记祭拜咱们的这两位老乡。

沈伟杰介绍,据后土祠庙像图石,可证明萧墙碑立于庙之东侧,名为宋真宗碑,和唐明皇碑分列于甬道东西两边。据《荣河县志》载,此碑在旧城察院东。由此不难看出,因黄河暴涨东侵,陈迹尽没,碑后来移至旧城(荣河县宝鼎老城)。又因后来旧城淹没,萧墙碑湮没于泥沙中。据万荣县荣河村樊晋宝先生考证,1951年荣河建轧花厂时,取碑做石料,县教育局文教科长卫奋之知情后,马上写信给山西省教育厅长崔斗辰,省政府发文,予以制止。1960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拨专款,几经勘查寻觅,才在一两丈多深泥沙中将碑挖出,运至后土祠,建碑亭予以保护。

万荣县荣河镇王梦严老人表示,《汾阴二圣配飨铭》碑可以称为四绝碑,皇帝宋真宗亲自撰文亲自书丹为一绝。为父皇、祖皇彰功隆德,配飨于中华始祖后土圣母之祠内,世世代代接受臣民尊拜,此为二绝。《汾阴二圣配飨铭》碑乃是五甬大碑串连在一体,碑首在中碑之上,仍是宋真宗亲书篆体碑名。碑高2.52米,五碑总宽7.14米,碑之高大,在帝王碑中尚属罕见,此为三绝。大碑碑文共为1365个字,正文62行,石刻单字将近10厘米见方,文之长,字之大,在帝王碑中实为冠首,出类拔萃,此为四绝。

后土祠的萧墙碑,为我们研究汾阴后土祠与后土文化提供了可靠的难得的文字资料。

萧墙碑尽管是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文献,但历朝历代皇帝亲自撰文并书写碑文,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况且从宋真宗立碑到现在差不多近千年了。这样的碑刻,几经劫难,能比较完整地保存到现在,作为祖国的文化遗产来说,是极其珍贵的。

上一篇:【民俗类】帝舜祭祀(垣曲县)传承人:王星

下一篇:【民俗类】本命年习俗(闻喜县)传承人:上官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