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武陵山区土家族已有以生米、生姜、生茶叶擂捣冲泡成“三生汤”作医疗良方和保健饮食的风俗,俗称擂茶。随着客家人躲避战乱而南迁,擂茶风俗便传到闽粤赣台等地,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扬弃,改进、丰富、发展,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流派。在白蕉镇客家村几乎家家都会煮咸茶,不论男女老少,人人喜爱喝咸茶。


  白蕉镇境内赖家、白石、小托、黄家、虾山、南澳以及斗门区内的客家村,共有村民25000人。白蕉镇客家咸茶从清乾隆(1744年)开始盛行,摒弃了传统擂茶中的荤食,保留素食部分,并不断地发展其特色,其主要原料有:茶叶(成品茶或茶青)、花生、黄豆、芝麻、蔬菜(生菜、油唛菜、西洋菜、豆角)、细叶芹菜、葱等。已经成为了当地客家饮食风俗中最具特色的茶文化的一朵奇葩流传至今。


  2010年6月,客家咸茶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1014121922_33277.jpg


20131014121526_99412.jpg


20130930131337_63857.jpg


20130930131310_67568.jpg


20130930131220_23982.jpg


20130930125611_77549.jpg


20131014121204_72254.jpg

上一篇:【传统民俗】莲洲舞龙(珠海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类】木制模型制作技艺(永济市)传承人: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