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陈氏太极拳(市直)传承人:李春娥
2018-01-10 15:55
李春娥,女,市直,陈氏太极拳传承人
在谈及对太极拳的体会时,她说:太极拳运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之一。她深深体会到了,练习太极拳能够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有氧体育运动,在传统养生法“引导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呼吸与动作密切结合,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的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且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虚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就是这种奇特的拳法,在她历尽困惑和困难时期,一次次的帮她鼓足勇气,走出困境,战胜困难,一步步帮她走向光明,在她的生命中焕发光彩,太极拳是她生命中的亮点。
三、组建太极拳协会 以身作则做表率
要普及太极拳就需要发展、要壮大太极拳,就要有一个过硬的团队,需要有一个拳艺精湛、交际广泛、协调力强、无私奉献、努力上进、德才兼备的带头人,经过大家选举,李春娥被大家推举承担了这个重任。为了推广和传承太极拳,赢得大家的信任,她自己积极带头参加省内外的各项太极拳比赛,1992年获得山西省杨氏太极拳、剑第一名,1996年8月,1998年8月,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比赛,分别获得女子成年组陈氏太极拳、剑一等奖;1998年1月,被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授予“太极拳师”。特别是在2000年8月,参加了河南焦作举行的国际太极拳比赛,获得了陈氏太极拳、剑、陈氏太极拳规定套路三个项目的一等奖。2000年8月,被运城市行署授予全民健身带头人。
2010年12月,参加山西省群众体育先进表彰大会。获得“山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与省长合影留念;2010-201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体育局先进“社会体育指导员”;2012年8月,被陈氏发源地命名为“当代太极拳名家”荣誉称号,记入陈家沟历史名册。
2012年9月,申请为运城市陈氏太极拳非文化遗产传承人;2012年12月,被运城市文化局授予“文化产业领军人物”。2013年7月,获得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2017年7月,组织37人参加了“淼雨杯”第三届国际太极拳视频大赛,自己也获得“陈氏太极剑”一等奖;2017年9月7日,组织展演了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荣获“传播使者”光荣称号。2017年10月5日“淼雨杯”第三届国际太极拳视频大赛网络视频大赛获得“优秀传播奖”。2017年10月5日,被视频大赛组委会指定为主讲嘉宾,演讲了运城市太极拳协会的发展历程和社会需求。2017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获得“最佳组织奖”。2017年,太极网、河南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组委会授予年度“最美太极人”荣誉称号。
四、搭建太极拳平台,让太极拳比赛开路领先
为了让太极拳在运城市迅速发展,她首先统一协会领导班子思想,搭建太极拳比赛平台,吸取和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开始民办太极拳比赛。从2000年5月18日开始第一次本地区“关公杯”太极拳比赛成功之后,一直到2017年,每年的5月(太极拳月)连年举办了“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工行杯”;“金鑫杯”;“计生杯”;“华源杯”;“卓里杯”;“春娥杯”;“物通天下杯”;“大运杯”等太极拳比赛;
在2010年“春娥杯”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太极拳邀请赛开幕式的现场,来自北京、长治、闻喜的太极拳名家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在大会现场题赠书法,其中有一首诗嵌名赞颂:
李唐之治盛开元,
春日融融禹舜天,
娥郎共舞享盛世,
怡神强体太极拳。
为了让大家对太极拳比赛增加信心,每年举办的比赛都不重样,有创新、有发展、适合形式,举旗定夺,使太极拳比赛不乏味,使每次的比赛都刷新着运城市太极拳的历史,有力度的加速太极拳在运城市发展,所以太极拳在运城市经久不衰,蓬勃发展。
五、走出去参加比赛,增强协会声誉,提高拳术水平
在发展当中,虽然提高了自己的拳术水平和声誉,但是,她时刻不忘要提高协会的声誉和整体拳术水平,在2000年8月,她组织12人参加在焦作举行的国际太极拳交流赛,获得金牌8枚,银牌9枚,大会授予“道德风尚奖”。从此之后,2002年8月;2005年8月;2007年8月;2009年8月;连续参加了焦作举办的国际太极拳比赛;更突出的是2012年8月市协会组织了5个代表队,60余人,赴河南陈家沟参加国际太极拳比赛,获的金牌、银牌、铜牌数枚的好成绩。并且获得大会“组织奖”,在这次隆重的大会上,她荣幸的获得了“太极拳名家”荣誉称号。同时她们还组队参加了山西省太原市,三门峡、渭南,三亚、香港、武当、邯郸、石家庄等地的太极拳比赛。更为特殊的是今年2017年5月举行的大型“大运杯”太极拳比赛之后,根据目前发展情况,走出运城,面向全国,就是要通过网络宣传来达到效果,2017年7月,积极组织了37人,参加了由太极拳网举办的“淼雨杯”第三届网络太极拳大赛,其中获得一等奖的有20项,成功的迈出了走向网络第一步。更为可喜的是在2016年春节收到CCTV百姓春晚节目组邀请,在百姓春节晚会上成功的表演了“太极神韵”,节目精彩,形式新颖,得到CCTV节目组一直好评。
为了传承太极拳。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在2014年9月,她带头组织96人到韩国进行“中韩太极拳”文化交流,在韩国表演了陈氏、杨氏、24式、岳氏,等拳、剑,受到韩国的一直好评;2015年11月,又再次组织了76人到台湾进行“两岸一家亲”武术文化交流,并且还邀请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照森大师、还有马虹的入室弟子,太极拳名家杨合法参加了表演,在台湾引起了强烈轰动,在台湾分别表演了各式太极拳、剑,受到台方一直好评,建立了友好关系。从此她带领运城市太极拳协会走出了国门,走上了网络,是太极拳协会的又一大突破。通过各项文化交流,使自己的声誉和太极拳协会的声誉得到各地的认可和一直好评,同时也提高了运城市太极拳协会的知名度和拳术的整体水平。
国际太极拳大师、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陈家沟第19世传人陈立清女士,“1975年不顾严寒酷暑,两次赴太原、洪洞许方庆老师处觅回了陈氏失传近三百年的陈氏108势长拳”。
许方庆老师是洪洞通背拳第七代传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代太极拳大师在年届六旬要去山西洪洞再学拳呢?
洪洞通背拳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支优秀拳种。此拳气充于丹田,力发于腰,通背而出,传于四肢,主张侧身而进,巧力胜人,高捧低按,里勾外挂,摇身拆膀,闪惊巧取,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随意而行,随力而走,极尽刚柔屈伸之妙,风驰电掣之势,动如猛虎,静若岿山,手法多变,奥妙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