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冯彩林,男,平陆县,四弦书传承人

早期的平陆四弦书,由盲人及算命先生走村串巷,操四弦、击木鱼演唱,内容多系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是一种说唱艺术。平陆四弦书原名“丝弦戏”,俗称“山窝子戏”,又因音调高亢,唱腔粗犷而得“高调”之名。这种说唱艺术约形成于清同治年间,起初流行于我省平陆县沙口、张峪一带,后渐扩展至夏县、芮城、临猗、盐湖及河南的陕县、灵宝和陕西的潼关、滑南等地。据传,平陆四弦书无职业班社,多是农忙务农、农闲“闹家戏”的家班。
  平陆四弦书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形态,其音乐有八种板式,分别为:慢板、二性、紧二性、乱板、摧板、流水、介板、数板,而各种板式有固定的衔接方式。唱词结构有三种基本形态,分十字句式、七字句式和乱字句式。伴奏音乐分文场和武场,文场在以四胡(即四弦)为主乐器的基础上,逐渐加进了板胡、笛子、三弦、小低胡等;武场除了传统的木鱼、卜鱼、马锣、手锣外,又加进了鼓板、拍板等,使音乐其总体风格委婉、柔和而略显凄凉。平陆四弦书在长期的演唱艺术实践中,为了适应剧情和各种演出活动的需要,产生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曲牌:飞手、梳妆台、捻线、八板、二八板、排宴、二性八板。四弦书受蒲州梆子和眉户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多角色、分行当,剧目丰富、独特,多取材于乡土民情、民间轶事等,有《争嫁妆》《打幔帆》《祝英台下山》《十劝人》《九子图》等八十多个剧目。平陆四弦书2011年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年66岁的平陆人侯丰刚是平陆四弦书的第七代传人。他自幼失明,十几岁就拜赵宽心为师开始学习四弦书,1975年加入平陆四弦书曲艺队,现任平陆四弦书曲艺队队长,在平陆东西部及运城和三门峡周边地区很有名气。现曲艺队中的焦黑蛋、马吉元、员桂芳、刘寅康、冯彩林都出自他的门下,也是现存四弦书艺人中收徒最多的一位。其唱腔风格多样,一人可扮演多种角色。比如老头、媳妇等都演唱得惟妙惟肖。对伴奏乐器样样精通,属“文武全才”,多次参加运城市及周边各市县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
  刘寅康是平陆四弦书的第八代传人,师从侯丰刚。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勤学苦练,认真钻研,并逐渐在舞台上树立起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唱腔和表演方式,成了四弦书曲艺队中的主力队员,参加过很多汇演和比赛并获得各种奖项。目前,侯丰刚、刘寅康被确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上一篇:【传统民俗】斗门水上婚嫁(国家级)

下一篇:【曲艺类】河东说唱道情(永济市)传承人:张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