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类】高跷走兽(稷山县)传承人:张英杰
2018-01-10 14:15
张英杰,男,稷山县,高跷走兽传承人
今年,听说社火表演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跷走兽”表演,于是,就和侯马的影友驱车来到了阳王镇。果然,看到了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南阳城村82岁的传承人张英杰带来的“高跷走兽”表演队。也知道了一些典故。
“高跷走兽”是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清河镇阳城村庙会活动中的一种独有的表演形式,意为驱邪避妖,战胜灾难。它盛行于清朝雍正初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高跷走兽”每组造型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由兽头、兽身、表演人员组成,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表演时两人足踩高跷同演骑兽状,按曲牌节拍行走,为的是配合一致。因此要配花鼓、锣鼓,配乐花鼓、锣鼓各有曲牌。按曲牌节拍行走。每逢本地的庙会,或者外地有民间演艺活动,都能看到这种表演形式,
当地的群众对“走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走兽花样繁多,造型奇特。古时流传下来的走兽花样形态逼真,如北阳城的走兽包括:独角兽、貅狼、麒麟、竹马、猫等;南阳城走兽包括:黑狸虎、梅花鹿、貘等。这些走兽的花样有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但大部分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更多的是当时图腾崇拜的产物,还有一些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故事。关于走兽的典故在民间的传说颇为有趣,但基本表达了劳动人民的一个朴素观念,那就是“正义战胜邪恶,好人终有好报”。
这次,张英杰老师傅带来的“高跷走兽”表演,主要是三组,即“梅花鹿”、 “黑狸虎”、 “貘”。给参加庙会的群众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梅花鹿”是流传于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一种温顺的兽,它是燃灯道人的坐骑。燃灯道人是禅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是帮助姜子牙伐纣王的助手。他骑着梅花鹿一身道家打扮,手中的武器是量天尺,坐在后面的是他手执令旗的随从。
“黑狸虎”也是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动物,它是纣王驾下的兵马大元帅赵公明的坐骑。赵公明头戴元帅盔,身穿黑袍,手拿武器 “金绞剪”,骑在他后面的是手执令箭的旗牌官。
“貘”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背部灰白色,头、肩、腹、四肢都为黑色,尾巴短鼻子长,生活在热带。据传春秋时期,晋国晋献公的太子重耳被丽姬所害,流放国外。重耳和他的近臣介子推、卫丑、胡彦等在各国到处流浪,在某国遇到了貘,它伤人伤畜。卫丑想为民除害,与它斗智斗勇,但这只貘凶猛无比。卫丑跳上貘身,把它的脖子紧紧抱住,越抱越紧,不管貘怎样狂奔至死不放,最后以力量制服了貘。




扮演“梅花鹿”的演员 







扮演“黑狸虎”的演员







扮演 “貘”的两个演员,尤其是不化妆的演员要累的多,他在后面不能露头,要始终弯着腰在里面跟着节拍走。

一位老人在窥视里面的的结构





上一篇:【传统技艺】虎山金巢琵琶鸭(珠海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类】运城眉户(临猗县)传承人:卫程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