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冯林虎,男,万荣县,丁樊锣鼓传承人

鼓曲铭心,何处天音惊玉阙;

果香醉我,此间地界胜蓬莱。

丁樊锣鼓总体风格硬朗,节奏强烈明快。丁樊锣鼓起源于秦汉,成熟于明清,进入21世纪后,不断发展壮大。丁樊村有300多名妇女参加了锣鼓队,常年外出表演的有200余人,年产值超过500万余元。丁樊锣鼓不断创新,先后进军三门峡、太原、西安、北京等外地文化市场, 2013年被山西省政府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冯林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丁樊锣鼓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时期的锣鼓一律由女子敲打,服装统一,有指挥、有花样、有气势、有创意,成为闻名遐迩的乡村文化品牌。

结合时代特点与新时期农民的欣赏特点,丁樊锣鼓的表演曲目归为四类20个。分别为欢庆类:《果乡人家》、《金秋果红》、《春暖花开》、《黄河魂》、《普天同庆》等;祭奠类:《祭灵》、《二进宫》等;戏剧类:《秦王点兵》、《穆桂英挂帅》、《黄土高坡》等;传统类:《丁樊锣鼓》、《一条龙》、《老虎拔牙》等。

丁樊锣鼓内涵丰富,它既包含了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又体现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既传承着明快上进的精髓,又开拓起变化万千的新篇。动人心魄的《丁樊锣鼓》好似重章迭句、长短错落,急骤似大浪奔腾,重击如霹雳轰鸣;《果乡人家》则表现的是有着万亩苹果的丁樊村人民,在党的惠民政策沐浴下,家家栽果树,户户卖果子,人人发果财的喜人情境,锣鼓曲调高昂、委婉、缠绵、激昂,似行云流水,如高山大海,加之鼓手的优美舞蹈动作,将果乡儿女勤劳淳朴的秉性一一展现,将果乡人家丰收的喜人情境淋漓展示。

文搜丁甲,德盛春秋,地接嵋岭瞻汾水;业越樊篱,村披锦绣,鼓壮雄心振果乡。市场的繁荣背后是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丁樊锣鼓通过各种形式提高表演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锣鼓团队应运而生,300多名妇女带着锣、鼓、服装等作为资金入股合资,锣鼓团体也出现了婆媳、妯娌、姐妹相继结伴表演锣鼓舞蹈的喜人场面。丁樊锣鼓不断改进锣鼓表演风格,增添了现代文化艺术新元素。


上一篇:【传统音乐类】道教音乐(绛县)传承人:李永保

下一篇:【传统舞蹈类】鼓舞(万荣县)传承人:杨存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