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耍牙(长治县)传承人:张书堂
2018-01-08 11:38
张书堂,男,长治县,耍牙传承人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伴随着高亢、嘹亮的唱腔,一个面目狰狞的“花脸”从嘴里吐出两颗20 多厘米长的野猪獠牙,令现场观众拍掌叫绝,更让外国友人大开眼界。这就是上党戏独门绝活——上党梆子延续了120 多年的表演技艺“耍牙”,与川剧“变脸”有异曲同工之妙。1 月5 日,记者一行走进长治县,了解上党梆子“耍牙”传承人张书堂台前幕后的故事。
早在清光绪年间,上党梆子“乐意十万班”的祖师爷金老爷子就在神话剧《岐山脚》中创立了绝活“耍牙”,“赵公明耍牙”就是那个时候的艺术创作。后在民国初传于李老爷子,李老爷子又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传给长治县王坊村的王定忠(王二秃),王定忠传给了张书堂的师傅宋大胖,原红专剧团副团长。1986 年, . 张书堂在宋大胖师傅的亲自传授下接过了“耍牙”绝活的衣钵,至今已有五代以上的传人。
张书堂,长治县北呈乡北张村人。1976 年从长治县中等专业学校戏曲表演班毕业,分配到长治县红专剧团工作,学唱大二净,后迷上了师傅的“耍牙”绝活。在学习期间,张书堂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
张书堂说,在最初学习这门绝活的时候,他每天都要把猪獠牙含在嘴里,即使走路、聊天都不拿出。练到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是最难熬的,口腔内几乎全部溃烂,水米难咽。尽管如此,张书堂学习“耍牙”的决心不改,晚上别人睡了他却在偷偷练习,早晨还比别人起得早;下乡演出的空闲,他还经常带着獠牙练习。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认真的态度和刻苦的精神,张书堂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渐渐有了起色,他开始感觉獠牙已成为嘴巴里的一部分,逐渐地口含两颗、四颗獠牙也能表演自如,终于在苦练六年后成功登台演出。同时,张书堂还在演出中添加了眼泡亮光道具的表演,让角色更形象、更生动。
“耍牙”材料取自200 公斤以上雄性野猪下颚骨上的獠牙,“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张书堂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腮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它的程序为一咬、二舔、三吞、四吐。
目前,张书堂的“耍牙”绝活在上党地区,乃至山西省独一无二。现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张书堂为使“耍牙”绝活继续传承下去,从2008 年开始收徒传艺,首先让他们学习艺德,然后训练基本功、唱腔及表演技巧,弟子们学习刻苦,决心把老祖宗传下的好玩意儿,这一梨园罕见的宝贵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它,并传承下去。
多年来,张书堂的“耍牙”技艺作为长治县红专剧团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深入乡村、厂矿、机关团体开展文化下乡演出。为切实做好项目保护传承工作,张书堂下乡演出过程中,在演好本戏主角的同时,只要观众要求加演“耍牙”,他都会不讲代价、不嫌麻烦地表演,全力满足群众需求。
如今,又有数名青年、儿童主动上门请教“耍牙”技艺,张书堂总是不遗余力地耐心教导,为非遗项目的发扬光大贡献着毕生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