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曲艺】南京白局(国家级)传承人:徐春华
2017-03-14 11:51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说最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明末云锦织机房,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揉进了南京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白局属于联曲体说唱艺术,即用纯正南京方言进行念白,同时配以极具特色的曲牌填词演唱,白局曲牌大多来自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富有江南特色;白局的伴奏多采用江南丝竹乐器,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道具,表演起来十分生动有趣。
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南京白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白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徐春华,1942年出生,1960年进入南京白局剧团学习,从事白局事业半个多世纪。五十多年来,由于坚持不懈地创作表演白局、收集相关资料、整理传统曲目,为白局的延续和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2008年被国家评为"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被南京市档案局评为"南京市百位名人"、也是"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 南京白局发音人"。
2010年11月,徐春华担任电影《金陵十三钗》南京方言指导,历时十个多月全程教授片中演员的南京方言,工作教学认真负责,并且得到了导演张艺谋的高度认可,最终将南京方言推向全国。白局代表曲目:《莫愁四弄》、《鸦片烟自叹》、《古人名》、《二姑娘害相思》、《采仙桃》、《告别小平房》、《老来伴》、《云锦美》、《英台思兄》、《四季相思》、《哭妻房》、《虞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