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截图20171023084421.png

煤精,也叫煤玉,黑宝石,国际上通义为煤玉,其英文名称是JET。是亚洲最大的人工露天矿——抚顺西露天矿独有的矿产资源。它生成于距今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的第三纪是森林中那些油质丰富的坚硬树木,如柞、 榆、桦、松,柏等,被洪水冲到低洼之处,经过地壳变迁,高温和地下压力的泥化作用,使之成为一种黑色的结晶体。它夹杂于一般煤层中间,比一般煤炭轻,其特点是质地坚韧,结构细腻,黑褐色,蜡状光泽,断口处呈贝壳状。硬度在摩氏2-4度之间,适宜雕刻。煤精在世界上十分罕见,以产自中国辽宁省抚顺的为最佳,是中国辽宁特有的工艺宝石之一。

kuanggu01421905137.jpg

煤精是非常适合雕刻的原料,为此人们便把它从煤中精选出来雕刻琢磨成各种艺术品。煤精雕刻作品的特点是色泽乌黑,光亮如莹,材质细腻,造型美观,风格独特。煤精雕刻是著名的煤都--抚顺生产的特种艺术品。

2008年抚顺煤精雕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将对其实施保护。

抚顺煤精雕刻延续了远古煤精雕刻艺术,1973年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煤精制品,有球形器物和“珥珰”形器,是远古先民雕琢的最早的原始艺术品,其构思制作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表现出先民的智慧与灵感。自原始煤精雕刻的出现以及稍后西周古墓中煤精雕刻的出土,几千年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再也没出现过煤精雕刻工艺品。直到二十世纪初抚顺煤雕的诞生,才又重新续写了煤精雕刻的工艺史,填补了中国几千年煤精雕刻的空白。

t018043bf74e7639c94.jpg

1906年,抚顺煤精雕刻第一人赵昆生与其弟弟赵景霖开办了煤精雕刻作坊,此后煤精雕刻技艺在抚顺地区得以传承,发扬至今。百年来,煤精雕刻始终沿用传统的工艺手法来制作,使用的传统工具有园铲、扁铲、刨子、手捻钻、搓板等,采用的传统技法有砍、铲、走、抢、磨、抛、滚、擀、剁、刨、钻、搓、磨、抛等。雕刻的工序和技法独特,不可代替,绝无仅有。作品从装饰品到实用品,品种繁多,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人物、文房四宝、烟具、配饰等。雕刻时全凭艺人的灵感和经验,就地取材,以料定型,成图在胸,因材雕刻,浑然天成。作品构思巧妙,设计新颖,题材丰富,雕工精湛,生动形象,神情兼备,与古朴中见风雅,与沉稳中显灵秀,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乌金艺术品,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赏和欢迎。

抚顺煤精雕刻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中的最宝贵最独特的一门手工技艺。是7000年前远古煤精雕刻艺术的延续,是我国雕刻工艺中独有的一门手工技艺,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艺术鉴赏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抚顺煤精雕刻是华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古老民间艺术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民族工艺与地方独特工艺的结晶;是漫长的地质演变与现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必将在人类工艺美术史册上留下永恒的乌金艺术篇章。


上一篇:【民俗】民间信俗(山东省)

下一篇:{传统技艺} 煤精雕刻(Coal sculpture)(抚顺市)传承人:杨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