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龙舞(龙灯扛阁)

  【类别】:传统舞蹈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临沂市

  【保护单位】:临沂市河东区文化馆

  【项目简介】:

  龙灯扛阁流传在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三官庙村,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龙舞和扛阁结合在一起表演的广场舞蹈。

  龙灯扛阁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这种传统舞蹈,在过去通常用于祀神和求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龙灯扛阁参加了欢迎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庆祝胜利的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喜庆节日里的文化娱乐项目。

  龙灯扛阁的“彩龙”总长25米,舞龙者为青壮年,分两组轮番上场,每组10人:一人擎珠,另9人分执龙头、龙身、龙尾。4副扛阁由8人表演,8副扛阁由16人表演,其中,8个成年人为“下扛”,每人身扎俗称“铁背心”的底座,各自扛起一个扮成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的男童或女童(称做“上扛”)。

  表演时,彩龙在擎珠者的引导下按既定套路舞动;扛阁以“走场”为主,龙舞动作激烈时,扛阁在一侧交叉变换队形;舞龙舒缓时,扛阁即插入场中龙队中穿行回旋。

  伴奏主要用大鼓大锣大钹等打击乐器伴奏,曲牌有【流水】、【急急风】两种,表演进入高潮时,有专人在场外“打口哨”,以渲染气氛。龙灯扛阁的表演粗犷奔放、气势宏大,一直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上一篇:【传统舞蹈】秧歌(海阳大秧歌)(山东省烟台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舞蹈】芯子(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