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苗画

  【类别】:传统美术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保靖县

  【保护单位】:保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简介】:

  苗画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画种。苗族刺绣原先采用剪纸为绣样,至清代末期,一位精通绘画的苗族人王正义开始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料上,以替代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稿刺绣。这种画在坯布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流畅又具有情感,深受妇女们的欢迎。人们舍不得用绣线覆盖这些美丽的线条,因而直接将画稿挂在墙上作装饰用。于是,王正义就把白色的线描改成彩绘,成为一种单纯的布底绘画,用于服饰、窗幔、门帘和室内装饰。后来,王正义将绘制苗画的手艺传授给其妻弟秧初新及其兄弟。秧初新擅长描绘山花野卉、虫鸟走兽,受到了当地苗族妇女的普遍欢迎。20世纪初,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苗族艺人梁求瑞继承了绘制苗画的技艺,并在其家族中传承发展。

  梁氏家族创作的苗画题材丰富,其内容多反映着苗族的文化、生产生活、商品贸易、民间信仰等历史与现实的状况。画面上常见的形象有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经过画师的精心绘制,再配以苗族的图腾崇拜图案,在画面上把反映苗族古老先民部族迁徙的历史与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云彩、日月、人物、建筑以及传说中的仙人善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画面上的每一个图案、每种配色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画师采用了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古朴原始而又热情奔放的浪漫风格。

  现在的苗画依然保留了服饰、被面、床帘、门帘、堂帘、床沿、壁挂、佩饰等样式,其内容多表现喜庆吉祥、人寿年丰的主题。作品构图大胆,线条有致,色彩丰富协调,艳而不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画作为湘西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极具苗族特色,主要流行在湘西苗族地区。苗画最初是作为苗族姑娘刺绣图样稿的形式出现的,后来发展成为的一种独立的画种,常可以在湘西苗居的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发现各种样式的苗画。对当地的文化传播和与外界的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苗画的在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对于现代纺织面料的设计和创新开发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传统美术】棕编(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美术】嘉兴灶头画(浙江省嘉兴市 国家级)